- TOP分站首頁
- SYSTEM系統說明
- WEAPON武器介紹
- ENEMY敵方資料
- STAGE舞台攻略
- ITEM道具取得
- SECRET隱藏要素
- DIALOGUE劇情對白
- FUN歡樂發現
- BUGBUG研究
- OTHER(結局、製作群等)
- Site History分站更新歷史
- Back Home回RMMH首頁
FUN-PC vs SFC
- STAGE篇
- ENEMY篇
- WEAPON篇
- 雜集&總結
- 高速公路舞台中,PC版沒有光影的變化
- 由於PC版畫面比較寬,所以可以繞到後面攻擊!
- 礦山一開始的衝車要是跑掉了,通常講要離開畫面再回來才會再出現
但是PC版只要進入狀態欄再離開就會出現了!(但也僅限於第一個衝車)
- 礦山後半段的岩石顏色,二版本有明顯的差異
- 發電廠暗部地帶出現ホタリオン後
PC版是整個變亮到正常亮度,再整個變暗
SFC版是通過的地帶變亮到正常亮度後,再整個畫面變亮一點點後整個變暗
- 發電廠打中頭目前,PC版可以看到之前的無底洞的「底」
一樣是畫面寬度的問題
- 天空舞台的塔台玻璃碎掉的情況
PC版沒有震動,只是碎掉
SFC版則有伴隨震動,而且欄杆後方要是有物體,欄杆會變成半透明
在PC版當中真的很多小地方被刪掉(汗
- 在PC版當中直接擁有頭鎧是可能的,只要沿右壁滑下去...(請參閱影片)
SFC版在正規情況下,就非得先拿到腳鎧才行了
- 空母的尾端
PC版是下不去的,也沒道具可拿
SFC版中,那個灰色圓角突出物沒有實體,所以可以直接下去
- 是的,PC版沒有騎乘裝甲
很可悲的事實
- PC版的海超級清澈到透明不可見的程度
改以一些漂浮物來代表是在水裡(比如X左邊那個像雲的東西)
不過這裡想說的重點是,頭目閘門前的牆壁不太一樣(請比較右上方)
- PC版可以到達不為人知的區域XD
- 也同樣是畫面寬度的問題
只有PC版才看得到左上方有牆壁
- 打倒暴風鐵鷹後,背景的雲的移動方向沒有變
SFC版中雲會往上飛,這表示空母正在下墜
(此部分請參閱影片才會發現有所不同)
- 西克瑪城一開始的移動平台那的右下方
可以看到SFC版是將之詮釋在空中
而PC版呢?看不出來
- PC版少掉了彈簧,過關勢必更花時間...
文字敘述區(僅講述PC版的不同處)
高速公路:
與中頭目的對戰,可以繞到其後方攻擊
打倒中頭目後,斷掉的橋與柱子之間有縫隙,不過下不去
第一個與第二個中頭目的中間地帶,有二個生命能源可拿,但二個生命能源都是大型的
雪山:
沒有騎乘裝甲
打爆蜻蜓窩時沒有震動
スノージューター(會丟雪球的那個)少了一個
發電廠:
某些梯子比較長
ホタリオン出現後的變亮效果不同
在LIFE-UP前的地帶沒有メガトータス(烏龜)的配置
礦山:
第一次衝車要是不見,進入狀態欄再出來就會出現
整個舞台的岩石顏色相同
海洋:
海水很清澈,不過與水的交界處處理得比SFC好,比較有在流動的感覺
背景沒有波浪式飄動的視覺效果
第一次與第二次中頭目身上的顏色一樣
頭目閘門前上面的牆壁樣式不同
塔:
針刺地帶中,可以到達神秘區域
叢林:
沒有騎乘裝甲
天空:
背景的雲不會變成波狀
玻璃塔台前的柱子,要是離開那個柱子,柱子就會縮回去
塔台玻璃碎掉時沒有震動
塔台的欄杆後方要是有物體,欄杆不會變成半透明
塔台之後的升降平台上的敵人配置比較多
可直取頭鎧
空母尾部下不去,下面也沒道具
打倒暴風鐵鷹後,背景的雲的移動方向沒有變(SFC版中雲會往上飛,這表示空母正在下墜)
工廠:
可以看到神奇的天花板
西克瑪城:
感覺不出西克瑪城有飛在空中
沒有彈簧
沒有騎乘裝甲
共通點:
舞台部分地方有些微的變化
常常有因為螢幕比較寬的關係,造成得使某些物件橫向發展以利於正常遊玩
或是可以看到一些SFC版看不到地的方
敵方配置有些許不同
>>TOP(回頂層)
- PC版中打死ビーブレイダー後會掉出生命能源
- 第一次對決VAVA時
PC版不會被撞死喲!但SFC版會
- 關於 ボール・ド・ボー
PC版無法從他腳下過...
- SFC版的爆炸比較有效果
PC版則是讓爆出來的泡泡變多(汗
- 閃電山魈冰封解除後
PC版的碎冰是往下掉
SFC版則是比較有「以蠻力解除冰凍」的感覺,冰的顏色也不一樣
- 趁冰凍企鵝跳起來時攻擊的話
SFC版是會被打下來並且取消跳躍動作
但是PC版就沒有此設定,就是要給他做完整個動作就是了!
另外,PC版中的雪有重繪過,然後變得比較疏...
- 混亂壁畫中
PC版沒有西克瑪的標誌(難道這標誌可能太占硬碟空間??)
更扯的是,先打掉鼻子的話牆壁會恢復原狀,整體上比SFC版簡單
SFC版中先打掉鼻子的話,牆壁不會恢復原狀,之後要攻略眼珠的話難度大大提升
文字敘述區(僅講述PC版的不同處)
雜魚敵
アーマソルジャー(騎乘裝甲駕駛員):未登場
スカイクロー(會抓人的黃直升機):被打爆時沒有碎片
プランテイー(草頭小矮兵):反應較靈敏,會較早行動
ボール・ド・ボー(雙足單眼機器人):無法從其腳下衝過去
メガトータス(機器烏龜):發現X後會比較早放炸彈,炸彈的爆炸沒有專用特效
メットールC-15(小矮兵):不會往低於水平面的方位發射子彈
ライドアーマー(敵)(騎乘裝甲):未登場
レートラップ(用雷射線探測敵人的機關):站在其上面會受傷
中頭目
アングラーゲ(鮟鱇魚):探照燈沒有功能,只有一種顏色款式
サンダースライマー(發電廠中頭目):幾乎沒有QQ的感覺,跳回上面時無特效,爆炸時無特效,爆出的泡泡比較多
ビーブレイダー(序關的大蜜蜂):剛登場時的氣勢不如SFC,爆炸時的質感不如SFC
頭目
霸法:
第一次戰時不會被撞死
第一次與第二次戰時使用的騎乘裝甲顏色相同
第二次戰時的麻痺彈有時會連發
第二次戰時的麻痺彈會使X蹲下並且賦予無敵狀態
冰凍企鵝:
受傷時不會停止目前行動(霸體屬性)
製出冰像時身體沒有在抖動
吹雪機關吹出來的雪造形有異
閃電山魈:
被冰封時只會有一種動作
解除冰封前不會抖動
解除冰封後的冰塊顏色不同
裝甲犰狳:
去掉裝甲後又被電的後的一些受擊動作被刪掉了
魚雷章魚:
導向魚雷無法抵消旋轉護盾(即是說旋轉護盾打他變好打了)
剪刀鍬形蟲:
跟冰凍企鵝有類似的霸體屬性,不過比較沒那麼威
但由於攻勢快速的關係,感覺比SFC版難纏
變色針龍:
隱形與解除隱形的速度很快
隱形方式是以變成顆粒狀方式來表現,很容易看出其位置
接近X吐舌頭時不會只吐一次
暴風鐵鷹:
旋風龍捲推力沒那麼強
俯衝撞擊時速度較快
烈焰猛瑪:
長距離跳躍速度較快、垂直跳比較跳不高
蜘蛛頭目:
下降路徑比較不定
不會加速
有變形招─快著地時才放小蜘蛛(很討厭的招式)
混亂壁畫:
額頭沒有西克瑪標誌
鼻子被打掉的話牆壁會回歸正常
D-REX:
表情變化較少
電擊彈一次只會一發
電擊彈會往低於發射口的水平面攻擊(SFC版不會)
貝爾加達:
不明顯
西克瑪:
三角跳躍的速度比較慢
狼型西克瑪:
不是很好解釋,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比SFC版容易攻略
共通點:
頭目被打爆後的特效比較沒那麼好
>>TOP(回頂層)
- 二版本迴轉爆衝擊的情況
SFC版比較能體會到「迴轉」的感覺
PC版的話感覺偏向「一點一點向前打出」
(影片的話由於FPS問題,可能感覺不太出差別,特此致歉)
- PC版的迴轉爆衝擊穿透力很強!可以無視一些盾牌衝過去!
另外一件奇怪的事是,在打到盾牌體時
被抵銷的效果不是出現在被打到的東西上,而是在手上(???)
SFC版就沒那麼強了,也很正常
- PC版的冰車有問題
在上面跳跳不高,遇到往上的地帶還會讓X掉下來
SFC版正常
- PC版的冰車在攻擊某些物體時威力很強
圖中這個障礙只要一發就爆了
SFC版無特別之處
- PC版的電擊火花不如SFC版
碰到牆直接穿透,不會分裂
- 拿到波動拳後
PC版是離開膠囊再展示
而且那個手勢看起來像是在「推東西」
文字敘述區(僅講述PC版的不同處)
艾克斯飛彈:如上面所述
散彈冰槍:如上面所述
電擊火花:如上面所述
旋轉護盾:幾乎無變化
導向魚雷 :只有一種速度,打敵人比較快,但在視覺上缺乏真實性、導引能力比較差一點
迴旋力剪:幾乎無變化
變色龍網:幾乎無變化
旋風龍捲:集氣版滯留時間比較長
波浪火焰:幾乎無變化
波動拳:
取得條件不同(請參閱SECRET頁)
手勢有問題
用特武時也能出波動拳(詳細請參閱FUN─波動拳奧義研究室)
>>TOP(回頂層)
- PC版沒有三角跳躍!攀壁是往上直衝的!
- 死亡狀態有很大的不同
PC版:身體仍在,光球放出三次,一次為二組,一組8個光球。光球快放完時畫面才變白
SFC版:身體消失,光球放出三次,第一次為16個光球,第二與第三次都是8個,光球還沒放完畫面就變白
文字敘述區(僅講述PC版的不同處)
打開遊戲後:
由於是移植,故在剛開始時有一些SFC版沒有的商標會出現
CAPCOM的商標圖不同
開頭畫面講述艾克斯資料時的文字顏色不同
沒有展示遊玩畫面
選單畫面與選項有些許不同
存檔是用欄位式,不是使用密碼表
OPTION內的內容不同
遊玩途中:
攀壁的方式不像三角跳躍,直接往上衝
死亡的特效不同
可以中途存檔後跳離(不是指狀態欄的EXIT,是指按下F10後的那個)
直接切換特武的按鈕只有一個
特武棒沒有其特殊顏色
音樂音效比較爛(當時燒在音效卡裡面的混音器能力有限)
於膠囊取得裝備時,膠囊會閃爍。而裝備完的瞬間,膠囊的燈不會暫停閃爍(SFC版會)
在某些地方上比如開狀態欄或是武器展示的速度不同(部分原因是現在電腦配備比較好的關係)
可能當時顯卡限制的關係,有些效果在SFC可以執行,在PC上不行(比如變色針龍隱身、鐮刀甲蟲出場的殘影效果)
打完西克瑪後,沒有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的畫面
總結
個人買的PC版是光碟版,光碟14.4MB
安裝後5.28MB
相較於ROM的1.5MB(未壓縮)相比還要來得大很多
也許是礙於當時技術,沒有辦法將檔案弄小一點吧?
據說當年(1995)硬碟主流容量大約是60MB左右,算算若是30MB左右的遊戲就可以說是吃硬碟了
以此推測,5.28MB在當時也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只好用東砍西砍的方式節省空間,連音樂也慘遭毒手
PC版的存在可能是個特別的例子吧?只是移植作,卻存在著這麼多的差異
個人小時候PC版玩習慣了,玩正統的SFC版就整個不對勁
不過現在倒是還好了
時間拉回現在,硬碟動輒幾百GB
即使是移植作大概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要考慮很多問題而東砍西砍的情況吧?
這讓我更肯定PC版X1的特別價值
>>BACK(回FUN頁面)